道教的“戊日”是怎么计算的?如何知道某一天是“戊日”?
有道是"戊月忌动土",之所以戊日不耕作,因为古代以天干(甲、乙、丙……)地支(子、丑、寅……)循环相配,以表示年月的次序。干支再与五行(金术水火土)对应,则可推算出戊属土。每月有三个戊日,四月十六、十月十八两日为"大戊日",全年大小戊日共三十八天,均不事耕作。汉族在立春后禁五戊,禁戊前一天,各村鸣锣通知戊日不准动土。俗谓这日动土会触怒土神,使农作物遭灾。忌"戊"习俗的辐射面很广,可能与道教有关。道教特别禁忌戊日,有"戊不烧香"之说。传说汉武帝曾向西王母询问人世何以会有这么多虫蝗、水旱之灾时,王母说道:"世人皆迷而不知'禁忌',四时之内有六戊日,翻地锄田,会惊动土神,冒犯五阴五阳,春六戊冒犯日、月、星辰,秋六戊冒犯五岳四神,冬六戊会冲犯社稷后土,以致风雨不调,五谷少收,民多饥荒之灾。"(闵智亭《道教仙话》)这种忌日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对自然灵力的崇拜和迷信,对自然灾害的畏惧,人们宁愿以不劳作的自行"惩罚"来博得大自然灵力的同情;一方面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祈望,又让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两天的休息时间,客观上松弛了人们劳动中的紧张情绪。
道教戊日戊日戊日是什么意思
戊不朝真, 道教凡是六戊不朝真,不烧香、诵经、不朝拜,不建斋设醮。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这叫“明戊”。《抱朴子》云:“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女青天律》云:”若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念皇经和拜静斗的老修行,亦忌“暗戊”,口诀为:“正羊(未日),二犬(戌日),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猪(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头(丑日)重千斤”。但是这个是女青天律的说法,戊不朝真“之说虽然古籍载,也是现代专家学者普遍的说法,但实际上在现实中,很多道教派并不遵循此规定,比如在在清代道教全真派丛林规定:每逢戊日,定要讲习《道德》、《南华》、《黄庭》等经。
根据重要的道教典籍《天坛玉格》中所言:戊日不得烧香行判开印。但随后又指出:雷法多用戊日。并在天师指迷歌中指出:法印却在戊日雕,天雷尤禁不教烧香,盖此法家之所宜详考,高职之士,固不待疏。
由此而可知,戊日不朝真,只是道教一些流派的做法,如果按这些学者的说法,非是要所有的道教人士都必须遵从“戊不朝真”之说,那便荒谬了。
戊日具体指什么,怎么解释?
戊日是道教的一个术语,也是道观诸多讲究之中最为重要的,也是仙道的禁忌;通俗称之为“戊日”或是逢戊。
戊日是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从老黄历上推,每六十天为一轮,其中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也称“六戊”。
扩展资料:
六戊
六戊,分为“明戊”和“暗戊”。
“明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这叫“明戊”。
念修行量经和拜静斗的老修行,亦且忌“暗戊”。
“暗戊”口诀为:“正羊(未日)二犬(戌日)三在辰,四月期间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鸡(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猪(亥日)十一兔(卯日),十二牛头(丑日)重干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日
为"大戊日",全年大小戊日共三十八天,均不事耕作。汉族在立春后禁五戊,禁戊前一天,各村鸣锣通知戊日不准动土。俗谓这日动土会触怒土神,使农作物遭灾。忌"戊"习俗的辐射面很广,可能与道教有关。道教特别禁忌戊日,有"戊不烧香"之说。传说汉武帝曾向西王母询问人世何以会有这
、戊辰、戊午、戊申、戊戌日,这叫“明戊”。《抱朴子》云:“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女青天律》云:”若法官道士焚香诵经,不禁六戊,钟鼓齐鸣,进表上章关奏天曹者罪加一倍;禁戊不犯者功德无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