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自动驾驶汽车(黑客入侵无人驾驶汽车)

hacker|
227

无人驾驶汽车什么时候上市,自动驾驶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     自2009年起,自动驾驶汽车(即“无人驾驶汽车”)便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11年过去了,汽车行业几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诸多智能配置和主动安全系统的协作下,许多新车也宣称达到了L2级自动驾驶水平,不过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离实现仍有很长一段距离。但话说回来,如果让你完全放开双手由车辆自动驾驶,你真的放心得下吗?那么,自动驾驶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优点一:经济效益

      一旦自动驾驶汽车完全整合到我们的日常用车和公路运输系统中,将会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参考,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发生20万起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亿元人民币,就算自动驾驶汽车仅能减少10%的事故,也能节省1.2亿元人民币损失。

优点二:拯救生命

      据统计,9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人为犯错引起的,其中走神、疲劳、酒驾、超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全世界每年有130万人因车祸丧生,仅中国就有6万人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将能消除一切人为犯错因素所导致的事故,这实际上会使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优点三:更方便无法开车的人出行

      这其中包含了色盲、老年人和残疾人,这些人往往不具备开车的能力或权利,但自动驾驶汽车将使他们享受开车或便捷出行,并且不会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危险。

优点四:更节省时间

      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感知周围的其他汽车并与它们进行通信,随意停车、任意变道、加塞等行为会成为过去,这使得交通秩序变得更加良好,低车速下的小型刮蹭、碰撞事故也将被避免,相应的车速会变得比现在更快,人们的出行效率会更高。

优点五:更好的环境和空气质量

      自动驾驶汽车最佳的实现路径是电气化,包含了纯电或燃料电池,尽管燃油车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全部因素,但仍旧是核心因素之一,这是全球的共识,燃油车在高车速、刹车、重新加速的情况下都会释放更多的排放物,而电动汽车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0排放,但实际排放量仍将大大降低。

优点六:对不喜欢开车的人更友好

      并非所有人都喜欢开车,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必须要在汽车上度过一些时间,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就是长途开车和高峰期开车,但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让开车变成一件愉悦的事情,它也能让你的一天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

缺点一:大幅增加汽车保有量

      根据自动驾驶汽车的特征,一些不具备驾驶能力的人也可能会拥有这种交通工具,汽车的保有量将会大幅增加,但这并不一定完全是好事,有可能带来一些其他的问题,譬如停车位会变得更加紧张。

缺点二:黑客入侵

      自动驾驶汽车更像一台机器人,它由既定的程序和人工智能芯片控制,对于所有自动化系统而言,由于故障或Bug,总是存在被黑客入侵或崩溃的风险,没有系统是绝对可靠的,如果黑客能够进入汽车系统,那么它就能控制汽车做任何事情。

缺点三:失去工作

      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必定会让那些以驾驶营运车辆为生的人失去工作,这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一辆没有故障的自动驾驶货车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并确保安全,它能够产生成倍的效益,但是人力驾驶很难达到。

缺点四:成本过高

      与任何需要经年累月开发并测试的新技术一样,自动驾驶汽车的成本在最开始可能是天文数字,据估算,目前正在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造价高达30万美元左右,对于国人来说,这相当于一辆300-400万的汽车。

缺点五:过渡阶段面临巨大挑战

      据全球知名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预测,未来10-15年间,自动驾驶汽车的保有量将逐渐上升至9.2%,也就是说每100辆车里至少有9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传统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并存的阶段,是对自动驾驶汽车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最大的挑战。

写在最后

      事实上,在自动驾驶汽车真正到来之前,还有很多影响是我们无法预估的,就算自动驾驶汽车将事故概率降至趋近于0,也无法做到100%避免,那么如果发生碰撞谁是第一负责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车上人员?而自动驾驶汽车的保险又该如何确定呢?这一连串问题仍需各行各业齐心协力才能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

      至于无人驾驶汽车什么时候上市,根据不同程度,目前自动驾驶共分为L0-L5六个等级,听得比较多的是L2,譬如吉利缤瑞、哈佛F7x、特斯拉Model 3、Model S、小鹏P7等等。但随着威马汽车官方旗下搭载的AVP无人自主泊车功能的威马W6预售,其成为了国内最快落地、最快量产的L4级无人驾驶技术。详情

智能汽车十问十答 探寻自动驾驶未来

7、现在关于自动驾驶车辆交通事故的判定会对自动驾驶发展造成什么影响呢?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最直观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特斯拉交通安全事故案件后,德国规范了关于自动驾驶汽车宣传的相关法案。

此前, 特斯拉 在德国的官网公开表示,特斯拉汽车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全部潜力,到2019年年底就可实现城市自动驾驶,根据德国相关社会组织的意见,其Autopilot广告存在虚假宣传,夸大了其系统的功能。2019年7月14日德国慕尼黑法院的判定特斯拉今后不得再声称或者暗示其车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此后,特斯拉官网关于Autopilot的宣传也从“自动驾驶”改为了“自动辅助驾驶”。

8、自动驾驶普及后,黑客入侵系统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只能说现在各大厂家都在尽量规避和预防,首先是系统的搭建,在技术上实现规避。在公开密钥基础建设(PKI)和V2X使用上,遵循国际标准,同时,优化AFW“内外兼修”,不仅要针对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还及时针对内部的异常通信进行分析,自内而外的守护汽车安全。不过,技术总在进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当遇见等级碾压时不可避免的,防火墙被攻破,汽车掌控权被转移。

另一方面,通过黑客大赛在不危害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提前暴露漏洞,再由公司工程师们优化系统。这方面就不得不提世界著名黑客大赛——Pwn2Own,它将自动驾驶汽车的攻击作为了比赛的一部分,成为攻击目标的公司现在都为该竞赛提供了赞助,并安排了工程师在现场接收研究人员的漏洞报告,现场修复BUG。

Pwn2Own黑客大赛被认为是信息安全领域白帽黑客的顶级竞赛。安全研究人员聚集在Pwn2Own竞赛中,针对预定目标(软件)列表展开攻击,他们的每一次 成功 都会赢得积分和奖金,黑客竞赛中利用的所有漏洞都必须是新的,并需立即向软件供应 商 披露。

最后一种,BUG奖金计划。这一方面较为突出的是特斯拉,根据最新的数据,特斯拉将每个报告漏洞的奖金提高到了1.5万美 元 ,至此特斯拉已经向计划参与人员累计提供超10万美元的奖励。

跟现在的电脑,手机一样,电子化的产品都有这个风险。但这无法阻止自动驾驶发展的大趋势,车企会建设更安全的系统防止入侵。

9、 现在自动驾驶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每个阶段的自动驾驶我们主要依据是否量产来作为评判标准,毕竟只有实现了量产上路才能证明其技术成熟度和可行性。根据现在车企的官方数据来看,大部分的车型还停留在L1阶段,搭载了部分可控制加减速或者转向其中一项配置。部分的豪华厂商和一些造车新势力已经能够达到L2级别的高阶辅助驾驶。

至于L3这一级别的自动驾驶,主要代表车型是 奥迪A8 L,虽然已经能够量产上路,但是因为国内对于自动驾驶相关法规正在完善当中,所以国内不允许上路。至于更高阶的L4和L5,技术正在测试当中,实车尚未量产。

不过,各大车企对于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都充满信心,纷纷明确了上线时间。 奔驰 表示其自动驾驶在2025年实现量产; 宝马 计划在2025年实现汽车全自动驾驶;现代表示,2020年旗下自动驾驶将视线商业化;IHS表示,到了2035年自动驾驶将成为主流。

10、 L5真的能实现吗?或者说,未来无人驾驶真的会成为常态吗?

2016年8月,世界首个无人驾驶出租车nuTonnmy在新加坡正式开始载客运营。L5级别的无人驾驶能否实现不言而喻。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觉得自动驾驶难以实现呢?自动驾驶量产上路究竟被什么限制了呢?除了所谓的技术局限,还有政府规划,企业成本和法律伦理上的原因。

2G蹦迪到现在5G即将普及,6G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向我们奔袭而来,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可以让我们相信,技术局限只是一时之阻。而且,上一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家企业对于自动驾驶上路量产充满信心,在他们的心里技术或许已经算不上是阻碍。企业成本这一方面,对着技术的大幅度普及,整车产商们都开始涌进,成本摊开之后,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政府法规在回答自动驾驶撞人定责这一问题时,大家可以发现,各国政府对于自动驾驶法规建设都在推动中,未来自动驾驶法规将得到完善。

社会伦理带来的阻碍同样也值得思考:如果人为交通事故率占交通事故率的90%,大多数人都人为这是合理可接受的,但是自动驾驶事故率占交通事故率为人为事故率的一半——45%时,大家会认为这是在胡扯,并且坚从伦理和情感上拒绝接受这一结果。但是,如果事故率再降低到20%甚至10%,大家又觉得可以接受了,因为在绝对数据的压制下,人们才会真正的开始权衡机器与人类可比性。

人开车撞死人和机器开车撞死人其本质意义上存在巨大的差别,最明显的差距就是:人类发生事故,不仅仅需要承担金钱上的惩罚,还有道德心理上的谴责。机器发生事故,即使最终事故结果的承受方定为其运营或者制造企业,但是仅仅是金钱上的惩罚,情感上他们并不是有什么付出,官方的表述与文案对于受害者来说,显得苍白且可笑。

总结

自动驾驶被追捧,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新奇。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全球大约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90%以上的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推行自动驾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防止事故发生或者降低事故伤亡率。再者,汽车保有率近年来不断上升,但是空载率和对环境的伤害也成正比,从节能和改善交通拥挤现状的角度来说推广自动驾驶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至于一直讨论的道德伦理的阻碍,残忍的是,社会发展的齿轮绝对不会因为人类脆弱的情感机制而被阻挡,利益和进步才是最终的驱动力。 (图/文/摄: 杨雅琪)

展开余下全文(1/3) 2 自动驾驶对生活的的影响和法规制定 回顶部

4、未来私家车会消失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先给大家聊一下车企布局出行领域的动作。

戴姆勒投资中东打车巨头Careem,这家共享出行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Uber。戴姆勒出行股份和 吉利 出资还成立了高端出行合资公司,推出了“耀出行”, 吉利汽车 旗下共享出行“曹操出行”也接入了“耀出行”。

宝马 集团,先是收购了北美地区最大的停车应用软件服务商Parkmobile,又花费了2.09亿欧 元 从Sixt租车公司购买了DriveNow的50%股份。后续还与戴姆勒公司握手言和,共同投资10亿欧元组建合资公司,合并移动出行业务。能够让两家汽车巨头握手言和,共享出行后面的利益有多大不必我多说。

丰田 汽车2018年向Uber投资5亿美元,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汽车, 广汽集团 也投资了Uber。至于国内的共享出行巨头滴滴,其也收到了多家汽车企业的合作和投资,其中就有 大众 集团和 北汽 集团。

其它方面,车企们还推出了自己的出行平台,汽车制造企业们,不论是单打独斗还是找科技企业合作都不愿意放下共享出行这块蛋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呢?

因为没有一家车企愿意在新出行时代之下,沦为单纯的制造商,失去自主权。这就回归到了我们的问题,私家车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大家都不需要自己开车了,我们现在说的什么驾驶乐趣自然也就变淡了,后续出行需求一定是大于买车需求,这也就意味着购车欲望下降,私家车的保留量也会下降,除了某些爱车人士等几乎没有人会花钱去购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不过,对于汽车的小众需求依旧会保留,私家车并不会完全的消失。这世界爱特立独行的人多了去了,按照现在的发展,最后保留的私家车需求应该是在超跑和高端定制车上。

5、 自动驾驶全面普及之后,城市不限行了吗?

其实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发散一下,自动驾驶全面普及之后,能够解决堵车问题吗?毕竟,限行政策是针对现在城市交通压力过大而提出,一旦自动驾驶的普及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那么限行的规定自然能够得到改变。

那么现在我们来回答,为什么自动驾驶完全普及能够有效的解决堵车问题。

按照上文中所说,人们的购车欲望下降,共享出行普及,现实就变成——未来在路上跑的汽车将绝大部分属于共享出行公司,私人汽车仅为冰山一角。连贯下来,企业一般都是从利益出发,为了提高利润,这些共享出行公司提高利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空载率,提高单车的使用次数。

我们设想看一种最 理想 的模式——编码排队运行,基于大数据平台应用,所有的车辆被统一管理后列队运行。大数据根据每个人下单的起止地点合理安排接送车辆,它们拥有专门的通道上下客通道,快速接客放客,完全不会影响后面的车辆运行。这一情况下不仅事故率被大大降低,车辆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私人汽车留存降低,车辆被平台统一管理,采用大数据管理的共享出行整合了所有运行车辆,交通系统高效有序运行,限行自然不存在了。

6、自动驾驶普及后,如果自动驾驶撞了人,谁的锅?

2018年3月,Uber(优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一辆正在进行自动驾驶测试的车辆撞上行人,这名伤者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这也是全球首例自动驾驶车辆撞死行人的案件,由于当时测试汽车配备了安全员,但是安全员在玩手机忽视了安全风险,最终法院的判决结果中,Uber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安全员被进一步追责。

特斯拉Model S

2016年国内首例 特斯拉 Model S 车祸案,因为与前方的道路清扫车发生追尾事故身,驾驶员高雅宁当场丧命。由于当时特斯拉方面拒绝提供行车数据,导致案件审理一度陷入僵局。(这也说明了在自动驾驶普及后,强制要求安装类似“黑匣子”等装置和企业责任心的重要性。)

直到2018年6月,法院根据当时的监控录像判定事故发生时车辆属于“自动驾驶状态”,这一案件才真正结案。这一事故最终结论为:特斯拉夸大宣传自动驾驶功能是事故的元凶。

从这几个实际案例来看, 目前法律法规滞后于技术发展,各地政府需要为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完善法律法规。

德国: 2017年德国发布的自动驾驶相关法律表明:允许自动驾驶在特定条件下替代人类驾驶,不过,为了责任的裁定,每一辆带有自动驾驶技术宣传的汽车必须安装类似“黑匣子”的装置,记录系统运作和驾驶相关数据。按照“黑匣子”数据,事故如果发生在人工驾驶阶段,则由驾驶人承担责任;如果发生在自动驾驶阶段,或由于系统失灵酿成事故,则由汽车厂商承担责任。

美国: 法不禁止皆可为。美国公路安全局将自动驾驶法规权利下放到了各个州,所以关于自动驾驶方面的规定并不统一。

中国: 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的对自动驾驶进行规范,所以,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在中国的公共道路上开启自动驾驶模式是被禁止的。

国内的做法是建立规划了多个示范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管理方面,将按照现行交通法规进行处理,与普通车辆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处理没有原则上的差别。测试车辆在测试过程中发生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应当由测试驾驶人及其所属的测试主体分别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刑事责任。

3 自动驾驶的发展,L5真的能实现吗 回顶部

7、现在关于自动驾驶车辆交通事故的判定会对自动驾驶发展造成什么影响呢?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最直观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特斯拉交通安全事故案件后,德国规范了关于自动驾驶汽车宣传的相关法案。

此前, 特斯拉 在德国的官网公开表示,特斯拉汽车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全部潜力,到2019年年底就可实现城市自动驾驶,根据德国相关社会组织的意见,其Autopilot广告存在虚假宣传,夸大了其系统的功能。2019年7月14日德国慕尼黑法院的判定特斯拉今后不得再声称或者暗示其车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此后,特斯拉官网关于Autopilot的宣传也从“自动驾驶”改为了“自动辅助驾驶”。

8、自动驾驶普及后,黑客入侵系统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只能说现在各大厂家都在尽量规避和预防,首先是系统的搭建,在技术上实现规避。在公开密钥基础建设(PKI)和V2X使用上,遵循国际标准,同时,优化AFW“内外兼修”,不仅要针对来自外部的恶意攻击还及时针对内部的异常通信进行分析,自内而外的守护汽车安全。不过,技术总在进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当遇见等级碾压时不可避免的,防火墙被攻破,汽车掌控权被转移。

另一方面,通过黑客大赛在不危害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提前暴露漏洞,再由公司工程师们优化系统。这方面就不得不提世界著名黑客大赛——Pwn2Own,它将自动驾驶汽车的攻击作为了比赛的一部分,成为攻击目标的公司现在都为该竞赛提供了赞助,并安排了工程师在现场接收研究人员的漏洞报告,现场修复BUG。

Pwn2Own黑客大赛被认为是信息安全领域白帽黑客的顶级竞赛。安全研究人员聚集在Pwn2Own竞赛中,针对预定目标(软件)列表展开攻击,他们的每一次 成功 都会赢得积分和奖金,黑客竞赛中利用的所有漏洞都必须是新的,并需立即向软件供应 商 披露。

最后一种,BUG奖金计划。这一方面较为突出的是特斯拉,根据最新的数据,特斯拉将每个报告漏洞的奖金提高到了1.5万美 元 ,至此特斯拉已经向计划参与人员累计提供超10万美元的奖励。

跟现在的电脑,手机一样,电子化的产品都有这个风险。但这无法阻止自动驾驶发展的大趋势,车企会建设更安全的系统防止入侵。

9、 现在自动驾驶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每个阶段的自动驾驶我们主要依据是否量产来作为评判标准,毕竟只有实现了量产上路才能证明其技术成熟度和可行性。根据现在车企的官方数据来看,大部分的车型还停留在L1阶段,搭载了部分可控制加减速或者转向其中一项配置。部分的豪华厂商和一些造车新势力已经能够达到L2级别的高阶辅助驾驶。

至于L3这一级别的自动驾驶,主要代表车型是 奥迪A8 L,虽然已经能够量产上路,但是因为国内对于自动驾驶相关法规正在完善当中,所以国内不允许上路。至于更高阶的L4和L5,技术正在测试当中,实车尚未量产。

不过,各大车企对于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都充满信心,纷纷明确了上线时间。 奔驰 表示其自动驾驶在2025年实现量产; 宝马 计划在2025年实现汽车全自动驾驶;现代表示,2020年旗下自动驾驶将视线商业化;IHS表示,到了2035年自动驾驶将成为主流。

10、 L5真的能实现吗?或者说,未来无人驾驶真的会成为常态吗?

2016年8月,世界首个无人驾驶出租车nuTonnmy在新加坡正式开始载客运营。L5级别的无人驾驶能否实现不言而喻。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觉得自动驾驶难以实现呢?自动驾驶量产上路究竟被什么限制了呢?除了所谓的技术局限,还有政府规划,企业成本和法律伦理上的原因。

2G蹦迪到现在5G即将普及,6G在不远的将来也会向我们奔袭而来,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可以让我们相信,技术局限只是一时之阻。而且,上一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家企业对于自动驾驶上路量产充满信心,在他们的心里技术或许已经算不上是阻碍。企业成本这一方面,对着技术的大幅度普及,整车产商们都开始涌进,成本摊开之后,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政府法规在回答自动驾驶撞人定责这一问题时,大家可以发现,各国政府对于自动驾驶法规建设都在推动中,未来自动驾驶法规将得到完善。

社会伦理带来的阻碍同样也值得思考:如果人为交通事故率占交通事故率的90%,大多数人都人为这是合理可接受的,但是自动驾驶事故率占交通事故率为人为事故率的一半——45%时,大家会认为这是在胡扯,并且坚从伦理和情感上拒绝接受这一结果。但是,如果事故率再降低到20%甚至10%,大家又觉得可以接受了,因为在绝对数据的压制下,人们才会真正的开始权衡机器与人类可比性。

人开车撞死人和机器开车撞死人其本质意义上存在巨大的差别,最明显的差距就是:人类发生事故,不仅仅需要承担金钱上的惩罚,还有道德心理上的谴责。机器发生事故,即使最终事故结果的承受方定为其运营或者制造企业,但是仅仅是金钱上的惩罚,情感上他们并不是有什么付出,官方的表述与文案对于受害者来说,显得苍白且可笑。

总结

自动驾驶被追捧,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新奇。根据统计数据每年全球大约有13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90%以上的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推行自动驾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防止事故发生或者降低事故伤亡率。再者,汽车保有率近年来不断上升,但是空载率和对环境的伤害也成正比,从节能和改善交通拥挤现状的角度来说推广自动驾驶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至于一直讨论的道德伦理的阻碍,残忍的是,社会发展的齿轮绝对不会因为人类脆弱的情感机制而被阻挡,利益和进步才是最终的驱动力。 (图/文/摄: 杨雅琪)

@2019

智能车时代,黑客是否能通过网络入侵并控制智能化的汽车?

相信很多车主都有一个这样的疑问:如果有一天,恶意的黑客恶意的入侵了汽车系统,让汽车失去控制怎么办?车联网的智能车是否足够安全呢?

很多人不知道车联网带来的便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的人对车联网所遭遇的安全问题一无所知。

6月2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车联网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包括了车联网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的框架、重点标准化领域和方向。

工信部为何继续关注车联网?车联网的未来是怎样的?车联网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年前。早在1996年,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就率先推出了搭载OnStar系统的联网汽车。车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将智能汽车、行人、智能道路、指标连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出行的目的。

《证券日报》做过相关统计,在2019年,黑客通过入侵共享汽车的APP、改写程序和数据的方式,成功盗走的车辆多达100多辆,其中包括奔驰CLA、CLA小型SUV、Smartfortwo微型车等。在过去的5年里,针对智能汽车的攻击次数呈指数级增长,高达20倍,其中27.6%的攻击与车辆控制有关,这是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

Upstream Security发布了2021年《汽车网络安全报告》,该报告衡量了2016年至2021年9月期间汽车网络安全事故的数量。报告发现,事故数量增加了6倍多。黑客给无数汽车网络行业带来损失,但在智能化的大趋势下,汽车不会因为黑客的存在和网络发展的停滞,本质、启明星、深信、绿色unita、arnhem、天信信息互联网络安全公司也参与了汽车产业链、产业安全防御体系的布局。

总的来说,黑客是可以通过网络入侵车联网的,但受于国家政策法规的限制,即使智能车存在漏洞黑客也不敢随意加以利用,目前智能车的安全性需要智能车相关领域的大多数汽车企业和供应商的关注和共同探索,使得智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不会受到黑客攻击的影响。

3条大神的评论

  • avatar
    访客 2022-09-17 上午 09:54:18

    00-400万的汽车。缺点五:过渡阶段面临巨大挑战      据全球知名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预测,未来10-15年间,自动驾驶汽车的保有量将逐渐上升至9.2%,也就是说每100辆车里至少有9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传统

  • avatar
    访客 2022-09-17 下午 08:02:39

    快速接客放客,完全不会影响后面的车辆运行。这一情况下不仅事故率被大大降低,车辆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私人汽车留存降低,车辆被平台统一管理,采用大数据管理的共享出行整合了所有运行车辆,交通系统高效有序运行,限行自然不存在了。

  • avatar
    访客 2022-09-17 上午 09:15:23

    在路上跑的汽车将绝大部分属于共享出行公司,私人汽车仅为冰山一角。连贯下来,企业一般都是从利益出发,为了提高利润,这些共享出行公司提高利润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空载率,提高单车的使用次数。 我们设想看

发表评论